單親媽媽對子女的教育很容易變為復制粘貼般的行為模仿:
涂著大紅唇的薛甄珠女士一出場,就好像看到了一個老年版的羅子君,而她對兩個女兒的教育觀也是簡單粗暴:
把靠男人生活當做天經地義的事情
把吵架作為任何事情的解決方式
把虛榮傲慢當做自己的常有姿態
女兒羅子君的婚變與母親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。她帶著薛甄珠的那套理論活成了金絲雀,基本喪失了社會生存能力。英國詩人王爾德曾刻薄的評價:“所有的女人都將像她母親一樣,這就是女人的悲劇”
從羅子君的自述中,我們深切感受到,薛甄珠這樣的單親媽媽,因為自己婚姻的失敗,將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,她用自己狹隘的格局,灌輸一種錯誤的婚姻觀:
“自從我嫁給陳俊生以后,我就成了媽媽眼里讓她驕傲的寶貝女兒,而我也自然而然居高臨下地教訓貧賤夫妻百事哀的妹妹子群,好像只有我這樣的婚姻生活,才算是女人最典范的歸宿。 ”
單親媽媽在子女教育問題上困難:“最怕孩子不快樂”
不知道有多少人小時候被問過這樣的問題,如果以后爸爸媽媽不在一起了,你愿意跟爸爸一起生活還是跟媽媽一起生活?小孩子怎么會明白所謂的分離是什么?他們只知道有爸爸媽媽的地方就是家。劇中,當平兒看到別的阿姨帶著孩子從爸爸的車上下來,看到自己的爸爸給別的孩子撐傘擋雨,他哭著問羅子君:“爸爸還住在那里對不對?爺爺奶奶還住在那里對不對?怎么就成了別人家了呢?”
面對孩子的疑問,有幾個媽媽忍心說出實情?而這一幕,會永遠鐫刻在孩子的記憶中,甚至會成為未來父子矛盾的導火索。我們常說父親在孩子眼中是無所不能的,尤其是男孩子,他們會以父親為榜樣,而一個缺乏家庭責任感的父親,必然會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。長期從事婚姻家庭咨詢的知名心理咨詢師馮老師認為,單親媽媽最大的困難就是子女教育問題。在子女教育過程中,除了經濟壓力外,單親媽媽很難擔起父親這個角色原本該做的事情。由于單親媽媽過于關心和照顧孩子,反而導致孩子獨立性較差。據調查,有43.8%的單親媽媽認為,缺少父愛和性格不完善是孩子成長中遇到的最大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