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一個新聞登上熱搜:孩子劃傷豪車,父親讓拿現金道歉。這個爸爸的行為讓許多網友覺得終于看到一個明事理的大人了。
孩子今年才3歲,他因為調皮和小伙伴拿玩具槍將鄰居車主的車劃壞了。其實,三歲孩子的正誤意識還不清晰,所以也算不上是熊孩子。但是這個爸爸沒有因為自己家孩子年齡小而不承擔責任,那句“他只是個孩子”的搪塞話,我們也沒有聽到。這位爸爸坦然的承擔了錯誤,讓孩子拿著錢給車主道歉,只為讓孩子長個記性。
至于為什么給現金,這位爸爸給我們答疑稱,小孩年齡小但是平時很節儉,連一百塊都不舍得用,這次讓孩子拿著20張一百塊去賠禮道歉,可見這對于“小財迷”來說是多沉重的打擊。這位父親也只是想變相給孩子一個教訓。
這個辦法用的很好,其實平白無故損失2000元,每一個人都會心疼。但是錯誤已經發生,再打罵一個三歲的孩子又有什么意義呢?還不如抓住孩子的“軟肋”,讓他長了一個教訓。其實2000對于三歲孩子來說可能就是好多奧特曼好多好吃的,但是父親讓孩子當遞上錢款并道歉,他肯定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,給家庭帶來了損失,產生愧疚,由此也會長個記性。
所以,這個新聞之所以能沖上熱搜,不僅僅是因為孩子的父母很明事理,更因為它背后有很值得家長學習借鑒的教育意義。有人說家長的三觀影響孩子的三觀,這話也有道理,畢竟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都會學習。我相信,經過這個事情,這個孩子以后一闖禍就會想起自己親手交出的“2000”元,屆時應該也會有所反省和收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