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有一個有關公益的事情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和熱議。
重慶的王小姐經常會在支付寶公益獻愛心,她注意到一個給山村女孩捐贈衛生用品的活動,可在了解詳情后,王小姐產生了疑惑。項目闡述的衛生用品價格是2元一片,可是夜用加長的才是這個價格,一個普通的日用也這么高?而且許多主播促銷的主流品牌也才五角錢一片。這個項目明顯估高價格,那么問題來了,她們捐的錢又去了哪里呢?
比市價還高的捐獻用品這實在是讓人懷疑公益的專業性,好在針對質疑,涉事基金會沒有推脫,而是直面回應和道歉說是工作失誤。原來衛生用品的真實采購價是六元一包,一包8或者10片。其實口頭回應還不足以讓好心的捐贈用戶打消疑慮,基金會下一步應該做的就是在公益詳情頁細化,公布了參與捐款的人次,籌款金額,公布了采購數量、具體單片采購價格。
公益是良心的團結,容不得輕飄飄的一句“工作失誤”。要知道,一旦項目介紹的預估價與實際不符,會嚴重影響捐贈人的信任,讓捐贈人懷疑是否有慈善腐敗在陰暗里開花,從而降低捐贈意愿,從而影響別的捐贈項目,讓本應該得到幫助的孩子沒有受到幫助。
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們的慈善熱情也逐漸高漲。不過這不能成為不法分子牟利的工具,公益的運作必須嚴格和透明,時刻接受群眾的監督和質疑,必要時必須拿出詳細的工作進展展示給大眾。這些錢也是人們的辛苦錢,他們愿意用自己的辛苦錢去幫助山區的孩子和老人,這本就是一場愛與愛的交流,基金會作為中間的橋梁,必須做到自己的責任,也要時刻明白這些錢不是屬于你的,它是屬于捐贈者和被捐贈者的。